湖南張家界:讓高校畢業生有“位”有為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提供實名制登記服務、求職創業補貼、就業見習機會,提供創業場地、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創業扶持政策……今年來,市人社部門扎實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一攬子政策,千方百計挖掘就業潛力,多措并舉建設長效機制,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穩中向好。
“人頭對人頭”,做實“精”文章
“專業也對口,月收入4000多塊,還挺滿意的。”7月,畢業于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向同學通過桑植縣就業服務專干的推薦,成功在常德市武陵區美吉幼兒園就業,成為我市眾多高校畢業生成功就業的案例之一。
“開展張家界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失業登記全覆蓋,必須要精準精細,一個不落。”在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市人社部門為落實高校畢業生實名制服務提出明確要求。為此,市人社部門聚焦湖南省人社廳下發的本年度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數據和人社部求職登記小程序情況,全面啟動高校畢業生實名制服務,實行清單化、銷號式管理。
目前,全市各級就業服務專干通過就業失業登記、基層摸排、求職登記小程序等途徑,逐一摸排登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動向、就業需求,實施“一人一策”個性化幫扶,累計為3873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其中2489人通過人社部門的“311”就業服務找到了工作。
為進一步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市人社部門還組建2支結對聯系小分隊,積極開展“一校一策”結對幫扶行動,指導轄區高校設立就業指導服務站等服務載體,精準摸排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底數,推動校企聯動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先后組織270家企業進校招聘,促進畢業生及早擇業、盡早就業。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說:“市人社部門主動作為,和學校建立定期會商機制,讓我們推進學生的就業工作更有信心。”
“延伸再延展”,為夢想“加碼”
“市人社部門每年為眾創空間提供近20萬元的補助資金,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了100多個免費工位,有效降低了高校畢業生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現有90多家高校畢業生的創業項目在此‘發芽’‘成長’。”張家界市大學生眾創空間負責人黎齊升介紹,張家界大學生眾創空間已經成為青年創業者在張家界創新創業的家園。
今年以來,在支持大學生就業創業方面,市人社部門推出的創業服務涉及就業見習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系列政策,可謂是“真金白銀”為高校畢業生創業者助力。
“單位領導對我說,在我市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還能享受一個月的見習補貼。”慈利縣零陽街道的00后小張同學,今年7月份從邵陽學院畢業,有過學生會干部經歷的她被推薦到慈利縣融媒體中心參加見習,這讓她溫暖、信心大增。
目前,市人社部門正加力擴大就業見習崗位規模,重點開發了一批技能類和社會服務類崗位,預計在9月底前募集的見習崗位數將達到1600個;在11月底前為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等符合條件的900名高校困難畢業生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135萬元。
此外,市人社部門還注重健全政策精準直達機制,落實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一次性擴崗補助、社會保險補貼等惠企助企政策,提高企業吸納就業能力。截至8月30日,全市2023年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4776.74萬元,緩繳失業保險費126.06萬元,共惠及企業3312家;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一次性擴崗補助等其他援企穩崗政策將在近期啟動實施,確保10月底前全部落實到位。
“線上加線下”,拓就業“門路”
今年7月份,我市出臺《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以“服務促就業˙筑夢贏未來”為主題,推出“高頻次線上線下招聘”“拓展就業見習崗位”“穩崗拓崗促就業”等系列“護航行動”,充分拓寬就業渠道,做實做細就業服務,健全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促進機制,力爭實現張家界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幫扶全覆蓋。自7月份以來,市人社部門已累計舉辦10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服務畢業生超過9939人。
“參加招聘會的企業質量較高,來了不少本土企業,許多崗位和薪資待遇符合自身求職預期。”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技術設計專業的小謝同學在招聘會上與多家企業進行了面對面溝通交流,工作人員還為他詳細介紹了創業補貼、檔案托管等政策。
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解決企業招聘不便的難題,市就業服務中心聚焦人才與企業雙方的需求,建立了53家重點企業走訪聯系制度,定期歸集企業招聘崗位為畢業生提供更多選擇。同時,聚焦“張家界就業”“湘就業”等“云上”招聘平臺,通過“政策宣傳+線上招聘”的形式開展政策宣講和就業引導,累計發布“小業周策”7期,“張家界就業”“湘就業”APP等先后歸集發布崗位7批29695個,深受高校畢業生關注和好評。
市人社部門負責人表示,全市人社系統將以全方位拓展就業崗位、大規模開展招聘服務、高質量推進創業就業、精準化開展就業幫扶為抓手,對轄區內高校和張家界籍的高校畢業生扶一把、送一程,同時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留在張家界發展,為推動張家界經濟高質量發展聚智引才。(全媒體記者 王姣 通訊員 李可石 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