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就業》|| 2023年第3期目錄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時代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轉型
升級研究
【作者簡介】金玲,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研究方向:人力資源與教育管理;
竇曉明,重慶市教委學生處處長,研究方向:招生考試與學生管理;
唐雪平,重慶市大學中專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就業創業管理。
【摘要】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就業促進體制機制,完善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針對新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堅持以內涵式發展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轉型升級,提出就業政策系統化、就業指導個性化、市場建設信息化、就業服務精細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招生培養一體化的“六化”思路,以期對新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目標方向和路徑提供參考。
【關鍵詞】內涵式發展;高質量就業;“六化”思路
西部地區“雙一流”高校畢業生
區域流動現狀研究
【作者簡介】趙文學,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黃蘭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動化學院團委書記,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業,就業及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借鑒推拉模型構建由“生源地就業”“屬地就業”和“經濟發達地區就業”三種傾向組成的分析框架,基于西部地區27所“雙一流”高校2021屆或臨近年份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對畢業生就業區域流動進行多角度分析。主要結論為第一,西部地區“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半數以上選擇西部就業;第二,近年來西部地區尤其是成渝地區人才粘滯力有所增強;第三,西部地區“雙一流”高校的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傾向于選擇西部就業;第四,西部地區在人才環流中仍處于人才凈流出狀態。
【關鍵詞】西部“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才流動
新時代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解析
與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楊奇,南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
周平,南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就創業指導與學生管理。
【摘要】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經濟增長方式都發生轉變,在產業升級調整、新冠疫情防控和復雜國際局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今年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復雜。與之相反,受到多元化擇業觀和包容開放的社會就業環境影響,在高校畢業生群體中“慢就業”現象更加凸顯。本文立足當前時代背景,從外部就業環境、就業指導體系、就業競爭力三個維度深入解析“慢就業”現象的產生原因,并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綜合就業競爭力、改進就業服務措施三個方面為高校畢業生“慢就業”問題提供契合時代背景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新時代;慢就業;高校畢業生
2022年下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
就業政策匯編(第一輯)
——支持企業穩崗擴崗政策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本刊特推出2022年下半年全國最新就業創業政策匯編。
促進二三線城市高校畢業生就地就業
的對策研究
——以揚州市為例
【作者簡介】楊超,揚州大學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創新創業教育。
【摘要】針對二三線城市對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吸引力不足的問題,以揚州市為例,設計調查問卷深入分析影響二三線城市畢業生就地就業意愿情況,以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為就業工作的“需求側”,在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個性需求三方面分析,深度挖掘影響高校畢業生就地就業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政府是城市人才引進的主導者,高校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主體者,企業是大學生就業的主動參與者,三者共同組成為就業工作的“供給側”。提出促進二三線城市高校畢業生就地就業的對策,為二三線城市人才引進工作、高校就業創業提供一定理論參考和現實借鑒。
【關鍵詞】二三線城市;高校畢業生;就地就業;人才引進;揚州
新高考改革視域下高中階段生涯教育
現狀及大學階段就業指導與服務策略
【作者簡介】梅歸歸,武漢工商學院招生部招生科科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
【摘要】自新高考改革以來,國家教育部對高中階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上升,本文根據湖北省部分高中的調研情況及武漢工商學院大學生涯教育現狀,分析新高考改革視域下的高中階段生涯教育現狀、新高考改革對大學生涯教育的連鎖影響、高校就業工作面臨的挑戰等,提出“前展后延”的就業指導與服務策略,即通過生涯教育前置、完善生涯教育體系、推行行業辦學、加強輿論宣傳、幫助樹立終生發展觀五個方面,構建一體化生涯規劃框架,以達到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主動、適應當今經濟發展形勢、兼顧個人追求與社會需求的就業價值觀的目的。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高中生涯教育;就業價值觀
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畢業生
鄉村基層就業創業促進策略探究
【作者簡介】譚慶明,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教務部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職業技術教育研究;
潘艷榮,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教務部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職業技術教育研究。
【摘要】高職院校畢業生鄉村基層就業創業既是推動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實施的應有之義,也是穩定民生的現實需求,同時也為青年學子建功立業、實現自我人生價值提供機遇。然而,當前鄉村基層發展水平不高,社會治理缺乏活力;有效激勵措施缺乏,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畢業生就業價值取向失衡,創新創業平臺也十分有限,整體吸引力存在明顯不足。因此,應從政府、高職院校、青年學生三層面著手,通過增強鄉村基層條件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培養到鄉村基層就業創業適應力和凝聚力、提升到鄉村基層就業創業的內驅力和創造力等六個方向提升高職畢業生到鄉村基層就業創業的意愿及水平。
【關鍵詞】鄉村振興;高職院校;畢業生;鄉村基層;就業創業
理科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
及對策思考
——以山東科技大學為例
【作者簡介】蓋康,山東科技大學數學學院團委副主任科員,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
劉輝,山東科技大學數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業指導,大數據技術;
謝菲菲,山東科技大學數學學院學工辦主任,團委書記,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逐年遞增,加之疫情沖擊下的經濟下滑,大學生就業問題不斷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在不少省屬高校中理科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尤為突出。本文以山東科技大學為例,通過對理科畢業生開展就業問卷調查,分析畢業生求職擇業影響因素,試圖從增強就業意識、夯實職業技能、強化學風建設、提升心理素質、家校聯動服務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和途徑。
【關鍵詞】理科類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對策途徑
新時代農林高校就業育人工作高質量
發展的實踐探索
【作者簡介】王勇,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農林行業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摘要】農林高校做好就業育人工作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兩會精神題中應有之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是服務民生保障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高質量就業的必然要求。農林高校就業育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樹人,體現全過程育人思想和全要素育人格局。新時代推動農林高校就業育人工作高質量發展,需要提高思想站位,發揮就業育人引領作用;完善組織體系,構建校院兩級就業育人機制;全員深度參與,打造就業育人共同體;全要素協同聯動,豐富就業育人內容。
【關鍵詞】新時代;農林高校;就業育人;高質量發展
水利與生態環保行業發展態勢
對高校就業育人影響探究
【作者簡介】屈文謙,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研究員,研究方向:河流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
【摘要】水利與生態環保行業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正發生重大變化,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已經放緩,現發展熱點集中在流域管理和水資源綜合利用層面,同時生態文明建設由粗放階段轉向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全面綠色生態文明階段。行業發展影響就業形勢,水利與生態環保行業校園招聘需求總量穩中有增,集中需求技術類專業人才,拓展類崗位需求成新趨勢,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就業育人需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本碩博貫通式人才培養方式聚焦戰略性緊缺人才培養,分年級階梯化主題教育推進全過程就業育人,多渠道打通生涯教育與專業教育師資壁壘。
【關鍵詞】水利與生態環保;行業發展;就業育人
信息通訊與互聯網行業高校畢業生
就業形勢及對策探究
【作者簡介】申小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全國信息通訊與互聯網行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創業,學生管理。
【摘要】近年來,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提升,受多種因素影響,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文章分析了當前信息通訊與互聯網行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及校園招聘中的工作難點,針對行業就指委、高校、用人單位、學生等不同主體提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對策舉措。
【關鍵詞】信息通訊與互聯網行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
“雙一流”高校就業育人的價值內涵、
困境審思與路徑優化
【作者簡介】董世洪,浙江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新就業形態與創業指導專家組副組長。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教育;
胡昌翠,浙江大學學生職業發展培訓中心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職業生涯教育;
應好,浙江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就業指導部部長。研究方向:就業指導。
【摘要】高質量推進就業育人工作是“雙一流”高校服務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本文認為,就業育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是與高校教育教學過程深度融合的一種教育理念和實踐,從價值定位來看,“雙一流”高校要秉持“高貢獻”的就業育人理念,落實“高規格”的就業育人行動,就業育人成效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高期待”。通過剖析“雙一流”高校就業育人普遍存在的目標失衡、體系失衡、聯動失衡問題,結合浙江大學實踐,從機制創新、運行創新及支撐創新等方面提出“雙一流”高校開展就業育人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雙一流”高校;就業育人;困境審思;路徑優化
區域協同視閾下高校眾創空間聯盟
的構建
——以天津市高校眾創空間聯盟為例
【作者簡介】陳超逸,天津市大學軟件學院創業學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科技管理;
孫志良,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黨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在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的背景下,高校眾創空間應進一步注重內涵式發展,為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實現發揮促進作用。但目前高校眾創空間普遍存在產學之間需求與利益不統一、運營模式與發展方向同質化、管理機制與評價體系不完善、雙創要素供給與流動不充分的問題,需要對區域協同系統主體、要素與協同路徑進行深入分析,構建高校眾創空間區域協同系統。天津市高校眾創空間聯盟初步建立區域協同體系,用實踐成果驗證區域協同的重要性。
【關鍵詞】區域協同;高校眾創空間;眾創空間聯盟
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變遷的軌跡探究
【作者簡介】李戈,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孫穎,山西青年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依次經歷歷史初創、自發推廣、全面展開和優化升級四個時期。本文從制度變遷理論的視域出發,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基本規律、內在實質展開系統剖析。并在現有創新創業教育基礎上總結出對未來相關工作的展望,提出要注重促進創新創業教育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式優化自身變遷路徑;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多元利益主體向一體化方向轉變格局;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變遷
實施人才培養專項?加強共享平臺建設?
創新開展學生國際勝任力培養實踐
? ——復旦大學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參與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培養具有國際勝任力的全球治理人才是黨和國家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應有使命。復旦大學立足上海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始終將國際勝任力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將參與全球治理作為生涯教育的重要方向。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浪潮”)是中國領先的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商,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件、浪潮數字企業3家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涉及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應用軟件、大數據、新一代通信及若干應用場景。已為全球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IT產品和服務。
作為中國最早的IT品牌之一,浪潮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龍頭企業,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優秀服務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骨干企業。
浪潮服務器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二、中國第一,大型集團管理軟件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存儲裝機容量全球第三、中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