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創業路上要牢記“六防三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校畢業生是祖國未來的中堅力量,學有所成之際正是意氣風發、大展宏圖之時。可是,步入社會的就業創業之旅并非一路坦途,各式各樣的就業創業陷阱就埋藏在這條崎嶇嶙峋的路上。四川公安結合發生在大學生身邊的常見多發易發案例,梳理總結出“六防三要”防范法,呼吁大學生在求職面試、就業創業、職業生涯中多注意避免踩坑。
六防
一防招聘詐騙類陷阱。以高收入、高回報等進行包裝,引誘應聘者成為“免費”勞動力,再無故解聘;或以招聘為名,要求應聘者提供個人信息,借機對本人及其家人、親友實施詐騙;或以招聘需要資格證書為由,誘騙繳費參加線上培訓,即使成功取得證書也不會被錄用。
二防培訓貸、傳銷類陷阱。以只需要參加付費培訓、測試等為由,誘惑、脅迫應聘者貸款;或以招聘、創業項目為名,誘導、強迫應聘者參與傳銷等非法活動。
三防黑中介類陷阱。中介機構與不法企業串通,以報名費、介紹費、體檢費、押金等為名,向應聘者收取費用,再以各種理由不予退費。
四防非法試用類陷阱。無故延長試用期;或在簽訂聘用合同時只簽訂試用期合同,在試用期內不繳納社保只發放低廉的實習費用,試用期離職時要求本人承擔違約責任等。
五防虛假承諾類陷阱。誘導應聘者參加升學培訓、就業集訓營等,再以各種理由拒不退費;或以“幫忙找工作”等為名,騙取應聘者所謂“好處費”“打點費”后,以各種理由推諉甚至失聯跑路。
六防刷單炒信、跑分類陷阱。以不參加工作、邊玩手機邊掙錢、月入過萬為噱頭,誘騙應聘者參與刷單炒信、跑分等非法活動;或者誘騙應聘者在刷單炒信、跑分時繳納保證金,而后以各種理由拒不退款甚至關閉平臺隱匿。
三要
一要提高防范意識。陷阱無處不在,意識不到危險就是最大的危險,大學生們應時刻保持警惕,三思而后行。
二要避免頭腦發熱。不要被高薪洗腦,天上不會掉餡餅,思考自己的能力能否配上那么高的薪酬。
三要增強法律意識。大學生在踏入行業之前,應當先多方探查此行為是否違法,如果發現違法行為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